首页 | 简介 | 建筑艺术 | 文学 | 新闻 | 上苑艺考 | 艺术家专栏 | 驻馆艺术家 | 书讯 | 国际创作计划 | 艺术品市场 | 上苑人物 | 艺术批评
文章搜索:
标题 作者 内容
只能搜索中文、英文、数字,不得搜索符号!
驻馆艺术家 > 驻馆艺术家
批评-徐琛(2010驻馆艺术家)

[2009-10-11 20:33:11]


徐 琛  
(上苑艺术馆2010年驻馆艺术家)
 
 
 
1967年7月出生于上海。
 
1985—1989        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  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9---1992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学系  获硕士学位
2003---2004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国留学培训中心 高级英语培训
2005/7—2005/8 文化部计算机高级技术培训合格
 
1995—1997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 系秘书兼助理
1997---2002  《美术观察》杂志社记者/编辑及栏目主持人
 
 
曾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今日设计》杂志特邀编辑
曾任香港中国艺苑集团艺苑栏目网站责任编辑及主持人
 
近年主要致力于与中国当代艺术相关的现当代艺术评论和研究
 
 
文论选章:
 
 
论艺术意义的“第三条”选择
                                          
徐 琛
 
  想当年,诗歌,音乐,绘画的艺术旗帜下集结了多少被景仰的好汉,吸引了多少仰慕英雄的美女注意力,而今的绘画界“四大天王”,除了可以自喻于流行音乐界的刘德华,谭咏麟,郭富城和张学友外,又有多少真正象谭盾和刘索拉代表着的先锋和前卫艺术类似的原创因素呢?又有多少学术的真正含义和艺术价值值得被人追索呢? 
   “艺术”是一个高贵而神圣的名词。可能对于最初选择艺术这条道路的人而言,它蕴涵着的意义和神圣,可能远远高于今日每一个追逐着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芸芸众生。
看着艺术队伍的不断壮大,看着艺术界大旗飘扬,不由思忖着:真正象当年一样怀着梦想和希望投身艺术队伍的青年人,还有多少呢?
 
  今日的艺术已经与职业选择和未来道路紧紧地联在一起。那些靓仔和美女用时尚和鲜嫩的青春包装起来的全副武装,又有多少属于他们自己的真正理解和融入呢?他们对明星和时尚的追逐,是与家庭的巨大投入和对明星耀眼的光芒联系在一起的,豪宅,名车和名人的闪烁亮光照耀着他们或者她们,使他们或她们熠熠生辉。
  那些噱头和包装构造的形象和招徕注意力的集结,完全源于媒体和绯闻的制造和出笼。人们在家长里短的间歇,在是非曲折的判断,在街头巷尾的散播中,添加了另一种新的时代传播信息手段。狗仔队的跟踪代替了特务行为,绯闻的暴炒制造代替了给人辩解的空间,媒体争端代替了武力械斗,事件曝光代替了正反方的雄辩,争端和斥骂已经留给似乎越来越公正执明的法律。
似乎,时代进入了真正文明的阶段。人们判断是非也不再根据口耳相传,而是依据有理有据的事实说话。
 
一,所谓“大师”
 
  “艺术大师”的美名和人为制造的艺坛新闻,成为e时代的话语方式,成为吸引点击率的手段。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善恶之间,更多的是被人关注的假象背后的真实。艺术,成为蒙蔽人们眼睛的窗帘布,遮掩着丑恶和假象背后的真实。人们被越来越多不那么真实的伪造,虚拟,假象制造的艺术现场遮蔽掉对真理的判断,而在假象和伪造的现场发表着人云亦云,莫辩是非的宏论,解释着人们难以接受的极端和叛逆,也在似乎冗长的理论架构中制造着属于21世纪的时代语言。
  “大师”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楷范还是不断挑战传统观念的前卫行为主张?“大师”是打破规范创造新范式的新时代“杜尚”将小便器倒立在美术馆,还是继承传统呼吁变法的“黄秋园”,似乎艺术离往日的真理越来越远,艺术离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价值越来越疏离。
  “大师”遍地,而真正在延续着艺术道路的执着者,则被不断地灌输给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金钱与地位,利益与不可见的潜在价值。“大师”是媒体打造出来的称号而没有经历时间的考验和淘洗,是群氓们为心中失去了经典偶像和意义而寻找的灯塔和了望台,而不是真正符合艺术价值检验的标准和典范。
  他们是在艺术上永恒还是在理念上不败?他们是代表时代的艺术价值终结还是创立了新的艺术标准?事实上,在艺术的时间河流中,只不过增加了许多从西西弗斯山上掉下的滚石,他们被时间的河流冲刷,被时间的河床冲洗,他们从棱角分明的岩石逐渐被磨洗为椭圆形的鹅卵石。他们的棱角,他们的锋芒,他们的光彩在磨洗中被冲刷得浑圆,被冲洗得光亮,被冲洗得焕发光彩。
  他们被从时光的河道里检拾起来放进博物馆,供人瞻仰,供人评论,供人观赏。他们的价值在聚光灯下被放大,被照耀得熠熠生辉。
 
 
二,所谓“名流”
 
  在滚滚红尘的喧嚣和泛滥中,又在复制一个所谓现代概念的“名流”阶层。依据过往历史时代的标准还是依据21世纪的未来规范,今天的社会“名流”阶层是指身价千万豪宅数幢还是指在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是指三代以上贫农至第四代成暴发户后身价过亿,还是指忽然一夜之间中头彩五百万改换身份进入一定的社会阶层?是指在熠熠生辉的聚光灯下频频被曝光的电视“红人”还是大肆露面被媒体反复演绎的那些名人名流?是他们曾经捐资扶贫数亿?还是他们曾经资助慈善事业被公众褒扬?是他们曾经与世界“富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富豪等级并肩?还是他们真正掌控了涉及国家命脉的资源?
  似乎媒体关注的是他们怎样富甲一方,怎样在同一阶层中攀比消费,怎样在聚光灯下星光闪烁的富人“比武台”上显示身价不菲----。但是他们忘记了真正象比尔·盖茨和金融大鳄索罗斯----一样的真正富人,在生活中则是基本秉持低调的作法,在社会和幕后操控着整个世界的棋盘。
  他们以善于藏匿的隐身,以超人的智商和判断,得以掌握控制全局的魄力,在弹指一挥间可以让全球股市崩盘,可以让美国货币冲击香港股市,也可以用一副人人兼用的电脑软件掌控住全球使用和操作电脑的人,并可以在一夜之间让“骇客”冲击所有既有存储数据。
  那些“名流”们是以他们的德行威信于百姓,还是以他们的善行赢得了大众的认同?他们是以慈爱通行天下还是以他们的宽厚包容众生?他们是以儒家的中庸平和对待平民百姓还是以佛家的大慈大悲去关怀社会?他们是以基督教的道德苦行去超脱社会还是以伊斯兰教的讼经超度芸芸众生?是信仰关怀民生还是以精神去感化普通人?是用说教去教育民众还是用实践和行动去获得殊荣?
  在媒体制造的慈善晚宴上看见的只是“伪贵妇”们的一掷千钱,那些“伪慈善家”们的豪言壮语,那些“伪小资”们的惺惺相惜。在盛大的媒体招待会上,看见的是“伪权贵”们的权势和潜在优越,是那些“伪文人”们一贯的虚假和面具,是靠制造和包装形成的“假面”舞会。
 
 
三 ,所谓“学术明星”
 
  一夜之间,于丹,易中天等等忽然象从天而降的说书人,依仗着大学教授的头衔,依仗着三寸不烂之舌,依仗着他们在聚焦镜头前的不怵和坦然,开始渗透进普通百姓的生活。似乎本原为布衣的他们也成为了说评书的“刘兰芳”和“郭德纲”。似乎象征象牙塔的学术,严肃的书斋学者和惊木拍案的说书人一样,成为了同一条战壕的并肩“战友”。
  学术被下放进百姓的日常,经典被演绎成家喻户晓的说书段子,名著被解释成为拥有各种版本的武侠小说。经典成为如同街头巷尾的村妇流言一样庸俗的出处,精粹被解构成为一样逃离不掉的唾沫飞扬,名著被演绎成人人可以点评的说书段子。
  在产生流言蜚语的国度,在趣闻和逸事传播的土地上,从来诞生不出严肃的悲剧和喜剧。只有更多的诙谐和幽默,只有街巷之间的传闻和坊间流行绯语。在经典时代的著作典范,可以被解释成为一种象征,可以被寓意为一个时代的精神,也可以被说解成一个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故事可以流传,戏剧也可以上演,但是经典被解构和歪批,则是大大亵渎了古老的圣者先贤。在没有信仰的时代,在没有精神寄予的年华里,经典成为被戏说的版本。
  虽然,学术的严肃性早已被解构,虽然经典可以被重新演绎,虽然古老的圣经可以被教士亵渎,但是芸芸众生中的清醒者,大众纭纭中的智慧者,在混沌社会里被淘洗着的文明人,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判断,他们的逻辑会给予他们清醒的推断。
 
  时尚并不总是流行,风云人物并不总是处在刀锋浪尖,潮流慢慢会逐渐消退。道路上依然车流滚滚,大街上依然人潮涌动。然而,经典是永存不灭的。
  虽然,世事沧桑,天轨运转,天体运行,人类始终是宇宙万物中的精灵。即使人类覆灭又会怎样?太阳依然沿着它的轨道运行,月球依然围绕着太阳运转,宇宙中的行星依然按照它的运行轨道作着自转或者公转。
  虽然,会出现流星雨下落,虽然会出现小行星撞击月球,虽然会有“人类覆灭论”,但是自然万物依然会按照它们的生存规律自由地生长。也许,没有人类的戕害,它们会生长得更加自如自然-----
 
 
 
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徐 琛
 
   西方经典是那些类似伦勃朗手中的酱油色油画,宫廷内景和灰暗的光线,是丝绒和闪亮铜器组成的华贵色彩,是女人性感肉体和男子的强势举动以及手中武器组成的戏剧性冲突,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普通民众对基督教教义的启示性解读。
  经典曾经在禁锢的年代成为一种样式和典范,规约着人们的行动和语言,也约束着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当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让后人深刻铭记的样式规范,如何在古典的意义上记录名著,记录经典,记载历史,是对于今天而言越来越通俗的社会,越来越带有典型的消费社会时代特征的人们需要深思和反省的一个现实命题。
  经典曾经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成为一种范式,一种样板,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就象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为教堂天顶上的不朽样式,他的画作成为教堂天顶画的经典范式,他的创造力伴随着宗教信仰,演变成为一个永恒不变的艺术命题。
  就象波提彻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他的油画笔将手下的人物演绎成一个时代的符号和经典,具有不可超越的永恒经典意义,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
  如何看待我们今天逐渐淡忘的那些情节,场景和人物故事,如何看待那个特殊政治年代的信仰,如何对待那些已经伴随岁月消逝而变得淡漠的历史记忆,如何去看待那些已经失去了色彩的岁月篇章?这是一个在当下日益快速,日益迅捷,也日益观念淡漠的社会需要提及和正视的重要问题。
 
一,如何看待历史
二,历史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记忆
三,如何记忆历史真实,记忆那些过往人物和情节
四,将绘画作为一种手段保留和记载下曾经的岁月
五,绘画的社会功能,文学性和记忆功能正在被忘却
六,如何将绘画的社会职能与叙事性,文学性,绘画性相融合
七,历史是将永恒的一切纳入历史学的体系范畴的
 
 
一,           如何看待历史
 
  似乎今天的人们在后现代,后殖民和解构主义的西方理论体系下对待历史和对待过往采取了一种戏说和演绎的逻辑,原本在特殊年代“为尊者讳”和“为死者讳”的那些,已经被分解得体无完肤或者完全被颠覆瓦解了。那么今天来看一些特殊记忆里的故事传说,就有些戏说和玩笑的态度了。
  而曾经的历史残酷,历史血腥和充满罪恶却不是可以随便被抹杀掉和洗刷掉的。比如“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行为,特殊政治迫害时期的“掉脑袋”后果,还有战火纷飞的战争时期不可以掉以轻心的那些决策和行动----今天似乎已经被新历史主义的做法,瓦解得只剩下碎片和淡漠的记忆了。
  但是,那些残酷和血腥是曾经的真实,不是玩笑或者编纂的历史事实。
  比如,中国美术馆为配合新中国诞生60周年所做的大型历史回顾展,将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大型历史性题材和著名的大型主题性创作集中展示,以那些曾经记录新中国历史岁月和艰难征程的时代肖像来纪念和讴歌曾经的辉煌历史。
  那些巨幅画作,那些曾经记录了共和国艰辛岁月的巨大画幅,那些投入了艺术家青壮年时期全部精力和心血汗水的创作,都记录下了一个个特殊时期为了满腔投入的政治热情和宏大理想抱负而付出的画坛巨匠的艰辛足迹,也记录下他们当年曾经的为艺术创作而付出的思想行动和抛洒的热情。
  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象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苏高礼,杜键等创作的《为了不可忘却的记忆》,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月#日的早晨》等,是对一个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录,也是一件件代表艺术家颠峰状态的艺术杰作。
  如果说不是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记忆激发了艺术家,如果不是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唤醒了艺术家的良知觉悟,如果不是那些历史真实将历史铭记,艺术家也不会将心中激荡的热情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记忆,经过艰辛而漫长的艺术创作再将之转化为属于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成为一个时代呈现普通民众意志的时代认知。
历史是需要铭记,也是需要书写的。
 
 
二,           历史是由许多片段组成的记忆
 
  我们知道,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但是之前,中国人民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斗争,中国人民经历的在自己土地上的拼搏和抗争是在什么时间,是在哪个特殊年代,那可能并不是人人都能记忆犹新的。
  那幅巨大的历史油画《1945年9月9日9点的南京》记录了在南京总统府中日双方进行的日本投降战争交接仪式,记录了日军放下武器签署投降书的场景,国军与代表美国军方的“和战”代表与日方投降代表在南京签署和平协议的历史史实。
  在威严的政府建筑体量下,抗日军队的力量,中国人民获取胜利后显现的疲惫和日方不得不缴械投降的被动与内厉,书写得真实透彻,那幅巨型油画真实地再现了曾经伟大的历史时刻,一个值得书写的瞬间,一个意义深远的历史场景。
  也许创作者曾经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查阅当时众多图片影象后产生了此巨幅的创作构思,用油画笔拟写和再造了一个曾经真实的历史场景。但是,当那些可能的真实,那些可能存在过的场景,那些留存在很少一些真实经历了残酷战争的人们记忆中的特殊场景,再次清晰地以“拟写”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们不能不感到震撼,灵魂感到被唤醒。
  那些曾经被封存在历史档案中的记忆,那些散落在民国人物记忆深处的岁月,一一奇迹般再现出来,这不得不归功于艺术的再创造和画笔对历史经典的细致描摹。
也许艺术经典需要这样的永恒意义和价值再现,经典也需要借助这样的手段来加以抒写描绘。历史,也在这样的经典绵延展开中,获得了一种艺术的升华。
 
 
三,           如何记忆历史真实,记忆那些过往人物和情节
 
  是否我们还记得陈逸飞的《攻克南京总统府》那种宏阔浩大的场面,那种人民军队必胜的信心,那些解放军战士脸上飞扬的神采,那种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雄强气势,那种攻克了艰难战斗堡垒的坚强勇气,在富有舞台戏剧性的场景上获得了瞬间的艺术提升,也在那个片刻,艺术家用睿智的艺术手法使得历史画面呈现和获得了一种超越历史真实的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意义的时代彰显。
  那幅大型油画是陈逸飞和魏景山在“文革时期”为参与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而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和无穷的汗水的杰作,是艺术家在青壮年时期彻夜构思,通过无数小稿的修改和再创作,修改再创作后获得政治审查通过后,才结构出来的符合历史真实的英雄人物,他们朴素且崇高伟大,在艺术家动感十足/控制力极强的油画笔下,真实地再现出“胜利的来之不易”和收拾“蒋家王朝”残局的人民军队的最后胜利瞬间。
  那些宏大叙事场景的描绘,是通过戏剧性场景的集中模拟描绘,通过主题性人物的动态,神情,通过画面中主要人物的动作刻画,透过富有冲突性的戏剧场景来获得一种历史架构和故事结构的。
  在富有历史性的宏大场面中,如何突出主题性描述,如何结构坚实的故事性情节,如何放大主要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如何将那些细节刻画转变为对戏剧性冲突的突出放大,如何将那些动态描绘转变为一种对历史性宏大叙事的细节描述,成为艺术家在那个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艺术重大问题。
  如陈逸飞对油画笔触的处理,放大的虚化背景,前景的戏剧化冲突描绘,人物架构突出的戏剧舞台效果,画面主题---旗帜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协调,主题性标志—旗杆的彰显,人物与气氛的烘托关系等等,艺术家通过全局的布控和掌握,在尺幅巨大的画面上结构出一种宏阔的气势,在人物丰富的主题性绘画中显现出一种英雄人物的气度张力和大尺度动作,透过画面结构显现出一种逼人气势和战斗力量,艺术家通过对艺术情节的提炼,修正和完善得以解决画面的结构和文学叙事性描绘,通过艺术家反复推敲和推倒重来,重新结构和完善出一种全新的历史性绘画题材的突破与超越。
  大型历史性主题绘画创作是一个历史时期对艺术的特殊要求,也是一个时代的特殊艺术产品,更是一个时期政治性任务的遗留之作,曾经在一个特殊时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但是, 在另一个新时代,当人们重新站在它们面前,重新获得一种认知和解读时,它们又重新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体认。
 
 
四,           将绘画作为一种手段保留和记载下曾经的岁月
 
  历史是由一个一个事件组成的过往,也是一段一段需要衔接的碎片。什么是历史,什么是重大历史事件,什么是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人物,那就是被人们记忆住,值得回味和值得书写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参与其中的情感和情绪。
  那些经历过许多历史的老人眼中闪耀着的光芒,他们语言中的感叹,他们记忆深处的激动,都将伴随那些曾经的岁月沉淀在历史岁月之中。
  比如著名的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画面集中描绘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参加开国大典的历史人物如民主人士张澜,董必武,宋庆龄,如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如开国元勋刘少奇,彭德怀等,画面上描绘的是开阔喜庆的大场景,人物面部洋溢着的热情,画面上人人焕发出来的崭新精神面貌,天安门城楼上呈现的开阔宏大视野,展现的未来天蓝地阔的世界。
  虽然整幅画面在特殊历史时期,因为政治原因经历过被现今著名油画家如靳尚谊等根据特殊需要进行过重大的修改,但画面仍然基本真实地保留和记录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符合历史的原始真实状态,画面通过将那些带有民间年画平面装饰感和西方写实油画描述手法的人物真实地再现在今天的人们眼前。
  巨幅画面呈现的那种庄重感,那种历史瞬间的记录,那种叙事性,真实地再现和勾画出符合历史重大时刻的艺术庄重感和神圣性,同时也将那些经历和参与了历史真实的伟人们真实地记录在了艺术形象的海洋里。
  也许,艺术在今天已经演化为一种不被认真对待的现实,“架上绘画”的经典意义已经不再被认真对待,但是曾经的历史真实,曾经的岁月沧桑,有时还是需要艺术家和观众去采用一种严肃认真谨慎的态度去对待的,也还是需要更年轻的人具备宗教一样的迷恋精神去仰慕和崇拜的,更是需要有一种虔诚的心情和态度去刻画描绘的。
  如果丧失掉这一切,丧失掉对历史的敬畏感,丧失掉对艺术精神的膜拜,丧失掉一种对待艺术的虔诚态度,那么当初曾经创作祭坛画和圣像画的那些中世纪的艺术巨匠们,给我们后世留下的还剩下什么呢?
  难道,仅仅是记忆功能的丧失和宗教情感的淡漠吗?
 
 
五,           绘画的社会功能,文学性和记忆功能正在被忘却
 
  高小桦的《枫》,何多苓的《春风吹醒的土地》和艾轩的《沉默的人》将经历了一个时代的沉寂和艰难,一个时代的创伤和磨难,记忆中包含的血腥和残酷的青春记录和留存下来,使得今天站立在画作面前的人仍感到震撼和触动。
  曾经年轻人经历的是寒冬腊月里的粗砺北风,经历的是在战天斗地岁月中的人生选择,经历的是那些我们只能从电影和电视里了解的北大荒,延安,云南边境地带的插队岁月,经历的是天南地北世界里人生观世界观的根本改变,经历的是人生磨砺和肉体痛苦,经历的是人的灵魂和内心对话的哲学性思考。
  是岁月让人们获得了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也是自然世界的恶劣环境艰难创造造就了一代年轻人的坦荡和胸怀。如果问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是他们父辈曾经的历史,什么是他们今天甜蜜生活的源泉,什么是他们应该负起的责任?可能他们都无从谈起,更无从记忆。那么,今天美术馆里那些记录了曾经真实历史的画幅和充满感情的笔触,那些似乎存在过的人物和事件场景,那些曾经的青春岁月,则将今天年轻人需要了解和认识的过往历史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岁月,在那个瞬间让人感动和触动灵魂的是残酷的真实和今日的再现。也许宏大叙事和历史再现,已经不是年轻一代再加以推崇的价值观,但是,曾经的壮阔宏大是历史的真实存在。
  值得我们记忆和回味的,是那些历史的细节和曾经的真实性。
  而那些由陆俨少,关山月,赖少其和那时由旧社会旧时代走过来的传统中国画家和中国传统笔墨的传承者,用毛笔水墨画笔改造的中国河山与他们曾经经历的岁月已然发生了根本而巨大的变化。那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画家们用他们熟悉而变得又陌生的笔墨新语言去再造一个崭新的社会和山河,用来自旧时代的观念和必须转换的心态与笔墨新语言去塑造和表现对新社会的认同与赞颂。
  那些传统山水的飘渺恬淡/舒适安详,已经被对大好河山的歌咏取代;那些由董其昌,董源/巨然画笔下的往昔葱茏和历史沧桑,已经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大变革前演变成了山河红色,岁月辉煌,感天动地和红色篇章。在震撼天地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在与山河抗争中,在“人定胜天”的新历史观形成中,由传统蜕变过来的中国画家也需要以崭新的世界观来重新看待新世界,新社会,用新的观察视角来歌咏和唱颂“无比伟大”的时代。
  历史就是这样不由得发生着变革,发生着改变。
 
  历史是由一段一段历史衔接起来的碎片,当我们仍然纠缠在那些历史细节中时,时间已经毫不留情地向前迈进了。时间不停止,岁月沧桑巨变,而我们依靠画笔和记忆留下了让后人值得书写的一段段历史真实。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走过的风雨岁月,将一段一段真实的故事传说留存下来,也通过画面的营造和架构,结构出一幅幅真实的再现我们今天历史的岁月篇章。
 
 
六,           如何将绘画的社会职能与叙事性,文学性和绘画性结合
 
  如果说欧洲古典绘画曾经将温馨甜蜜的宫廷生活,叙事的故事情节,古典人物和世俗万相融合在酱油色类似的画面里,营造出一种慵懒倦怠,肉欲与世俗,人间和天堂,罪孽与炼狱,神圣与古典,世俗与人间的种种世相,将男女的情欲和爱欲,宗教信仰和世俗百态,人间奇迹与生活现实等等归于一个画面,寄予画笔下的细腻刻画和描摹,寄予画家带有冷眼旁观下的细致观察,带有基督徒般虔诚的颂扬,带有平民对世俗社会的视角描绘,带有圣经教义内容的劝诫画面,运用故事画面的营造和渲染,获得对世俗百姓的教谕,也在对圣经故事里内容的勾画中获得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赞誉,更在情节描绘中获得一种对圣经教义的通俗解读。
  由此,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贵族或者平民都将对圣经的遵守,圣经题材的世俗化,圣经宣讲的行为规则和道德示范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带有世俗化倾向的解说,使得中世纪后的子民们不仅产生对圣洁的向往,也在对世俗的善恶对比,惩恶扬善和宣谕中获得对精神的提升,更在对圣经故事的述说阐释中获得灵魂的升华。
  世俗的苦难,民众的困苦,社会的灾祸,民间的患罹,都在对上帝的讴歌,对圣经的诵读,对经典人物的塑造中将世俗的愿望和通往上帝的门,在一扇扇打开后,又在一个个圣经的故事描绘诵读中,获得对普通而又朴素的日常生活的升华。
  中国在接受外来文明和西方基督教的过程中,由于宣扬教义和歌颂受难耶稣而拥有了对西方油画的学习引进和参照,更在对西方文明的学习观摩和了解中获得了对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熟悉,并在绘制宗教印刷品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直接和有效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角度,由此在普通百姓中获得了对西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
  于是,院校中积极引进西方画种用来描绘中国民俗风情,用油画的间接画法传递一种东方的精神,比如常玉,潘玉良,林风眠都在中国式的笔墨语言转化中获得对东方精神的歌咏。他们在学习西方绘画过程中,借鉴西方科学的透视,解剖,色彩,明暗方法的运用,在体验和领会西方的科学精神中,去化解在西方枪炮弹药直接打破中国宁静的乡村生活,恬淡自适的和祥局面后产生的内心困惑的一种间接方式,成为曾经遭受列强侵略的中国人观察西方世界的一种独特角度。
  中华民国年间,人们接受和由绘画传递出来的是装饰性极强的中国风景/中国色彩和中国元素,是平面化的色彩描摹,是东方式的精神歌颂,那些平涂般的笔触,那些装饰感极强的画风,那些带有地域色彩的题材,都将民国时期最早沐浴欧风美雨的人们感受了油画色彩的魅力,在对中国本土散点透视和西方绘画科学方法的描绘中,获得一种崭新的人生意义和内心颂扬。
  固然,随着岁月流失,时间将远去的一切淡忘掉了,那些孕育在人们内心中的故事,也随着岁月的磨失渐渐地被人忘却,但是,通过故事重新结构的画面,通过叙事性描绘和文学性阐释获得的那些珍贵记忆和难忘岁月,则将留在人们心中的丰碑和富有情节性的那些历史真实化为一种别样的记忆样式而获得了升华。
  故事传说,情节刻画描绘,文学叙事精神再次将历史鸿篇巨制般再现眼前时,已经成为宏大叙事的载体和记录方式,成为一种具有历史文献性/富有学术探索性的绘画样式和语言探索模式下的对古典艺术精神的再现与自主追求。
 
 
七,历史是将永恒的一切纳入历史学的体系范畴的
 
  历史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是那些历史的背影和淡淡的哀伤。但是,历史又将一种又一种样式留存下来,封存在历史的档案中。不论是文学,历史著作或者是叙事性的绘画都只是也应该是保存历史记忆的恰当方式。
  历史不会因为波折,战争或者政治性的阶段而丢失掉记忆。当适当的时候,乌云拨去,云开雾绽时,历史曾经的过往,历史深埋下的那些曾经的真实便会浮现出来,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展现在文学脚本,历史传说和绘画样式中。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历经筛选的,更是大浪淘沙后的那种宁静安详。历史将一页一页翻过去,也将残渣剩余,将陈谷子烂芝麻,将污垢余孽淘洗出去,将精英好汉,绿林高手,将恶贯满盈,将最大恶极,将白脸黑脸,红脸黄脸各种样式的戏剧性人物演绎出色彩。
  不管是曾经的名著《水浒》/《三国》还是《红楼》/《西厢》都是曾经在风云际会的年代真实发生的故事,都是在民间传说中口口相传的历史传说,那些撼动人心的故事,那些留在人们心中的感人情节,那些与历史相随如影的传说变成了说书人最终的演义,成为历史小说中鲜活灵动的情节。
  历史学是西方法兰克福学派在经院式教育中对历史的归纳和总结,是一种西方式的科学,也是对中国式司马迁式史记撰述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如果说没有经过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社会变革,科学演进,文化转译和体系建立;如果说历史学没有经过世纪初西方对敦煌的发现和震惊撼动,到民国初年对殷墟的认识和保护,对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对中华文明源初探索的具有突破性重大意义的确认;如果没有建国后考古工作者们在新中国建设中对文物的保护,挖掘和研究,没有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去恒定地坚守,如果没有那些执着于祖国未来前景的信心和勇气,一切都不可能是今天这样形成的灿烂局面。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哪种意义上,哪个阶段来看,历史不是没有记录,历史不是没有筛选,而是历史没有表态,没有最终结论性地作出最后的判断。
  历史是公正的也是公平的,任何臆想任何捏造任何伪证都不可能遮蔽掉曾经的真实,曾经的种种,历史是一个开明坦荡拥有胸怀的老人,他百纳海川,他雍容大度,他气宇轩昂,他迈步向前,永不停息-----
 

查看6317次

上一篇
蒋浩编《新诗》丛刊哈金诗选(图)
综合材料-吴允铁(2010驻馆艺术家)
金惠英
高希均:《兩岸不戰,有馬!》
上苑艺术年展《独处山中,我行我素》之仲秋诗歌音乐雅集
下一篇
程小蓓的摄影展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开幕
水墨-李涛(2010驻馆艺术家)
闫占城
刘丽安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Dr. Brown及艺术系主任Prof. Johnston到上苑
玉云山
版权©上苑艺术馆
技术支持:九翱网络